诸天旅人,诸天旅人免费阅读
来源:互联网
作者:佚名
时间:2020-07-27
道教的神仙体系和诸天是否根据佛教的神位体系和诸天演变的
不是的哦……
这是我们固有的原始信仰……我们的中华神本来是居于地上的,不是有个神话叫做共工撞倒不周仙山么?从那以后神界和人界就隔绝了哈……^_^
也是从出现那件事以后,神就搬到天上了。而到道教创立的时候,最高的三清变为最高天神,但是为了和我们的原始宗教接轨,所以创立天界分层的概念,说是天界有三十三天,而一天又有九重,所以天界一下子就大了好多。三清于是就搬到最高的三层天去了,而其他的原始神话的神也搬到不同的天界去了。玉皇大帝在唐朝以后中和了玉皇道君和高上玉帝以后,成为了下面几天的的最高统治者,也统管人间、地府了哈……
并且把先秦时期的西王母掌管长生不老药和昆仑仙山的天神,变为了秦汉时期的女性天神,到了唐宋元明的时候,又由西方搬到了天庭,嫁给了玉皇大帝变为王母娘娘,成为掌管“蟠桃圣会”的天神了咯……
而在玉皇大帝之前,帝位是经常变换的,就像人间改朝换代一样。最先在先秦是轩辕黄帝是“天帝”,后来黄帝的孙子颛顼也坐了天帝。
到秦汉创立道教,太上老君一出,天庭就乱了,似乎就没有帝王了,最高的天神变为太上老君了。
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,又有元始天尊出现,是为盘古所化,所以成为“元始天王”,还娶了老婆叫做“太元圣母”。因为影响比太上老君要大,所以变成为天庭之首。
到了唐宋元明时期,才出现了玉皇大帝,从此以后天界才有了一套井然有序的神仙系统哦……
而佛教的诸神是根据印度神话创立的,印度神话里面的创世神变成为佛教六道里面天界的统领帝释天。其他的诸天神也各按印度教里面的设置而设,只是换了个名字。具体要看印度教的各种传说了……
“高阁逼诸天”这句话中的“诸天”是什么意思?
这句话中的诸天是天空的意思。
请问什么是诸天部?
梵音“提婆”,意为“天”。在佛教中,所谓“天”,主要是指有情众生因各自所行之业所感得的殊胜果报。如六道(佛教所说众生轮回的六种趋向,指天、人、阿修罗、地狱、饿鬼、畜生)、十界《前六道“凡界”再加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四类“圣界”)中的天道、天界。这时的天称为“天人”或“天,而并非指自然界的天。佛教认为天是有情众生的最妙、最最善、也是最快乐的趣处,只有修习十善业道者才能投生天部。然而,“天”虽然处于诸有情界中最高最优越的地位,能获得种种享受,但仍未脱离轮回, 一旦前业享尽,则重新堕入轮回之中。另外,佛经中说到“天”时,往往又同时指这些有情众生的生存环境。
二十四诸天像有何特点?
是佛教中的护法神。原来是二十位,
称为“二十天“,到了明清又增加了四
位,其中三位是道教天神,第二十一位是天
龙八部之一的紧那罗神。
诸天说的是什么?
诸天:即指“三界诸天”。佛教把世俗世界划分“欲界、色界和无色 界”,皆在“生死轮回”的过程中,是有情众生存在的三种境界。
大智禅寺二十四诸天有哪些?
佛祖两边分别为二十四诸天,据佛经记载是佛祖的护法神 将,守护佛祖的清秀和安宁。从左至右:(1)东岳大帝;(2) 雷神;(3)阎魔罗王;(4)摩利支天;(5)菩提树神;(6) 韦驮天神;(7)摩醯(xl,醯音西)首罗天;(8)月神;(9) 西方广目天王;(10)北方多闻天王;(11)帝释天;(12)辩 才天;(13)功德天;(14)大梵天;(15)持国天王;(16) 增长天王;(F7)日神;(18)金刚密迹力士;(19)散脂大 将;(20)坚牢地神;(21)鬼子母神;(22)娑竭罗龙王; (23)紫微大帝;(24)紧那罗王。
什么是二十四诸天神将呢?
二十四诸天是佛教较为庞大的护法神体系,他们的塑像 常常是站立在大雄宝殿东西两侧,身体微向前倾,以表示对 佛的敬仰。这二十四诸天排列顺序如下:
一、功德天;二、辩才天;三、大梵天王;四、帝释 天;五、东方持国天王;六、南方增长天王;七、西方广目 天王;八、北方多闻天王;九、日天;十、月天;十一、金 刚密迹;十二、摩醯首罗天;十三、散腊大将;十四、韦 驮天;十五、坚牢地神;十六、菩提树神;十七、鬼子母; 十八、摩利支天;十九、娑竭罗龙王;二十、阎魔罗王; 二十一、紧那罗王;二十二、紫微大帝;二十三、东岳大帝; 二十四、雷神。
二十四诸天是最积极的护法神,他们或赏善罚恶,或主 持正义,或弘扬佛法等,因而受到佛教的肯定。
二十四诸天像有何特点?
是佛教中的护法神。原来是二十位,
称为“二十天“,到了明清又增加了四
位,其中三位是道教天神,第二十一位是天
龙八部之一的紧那罗神。
护法二十诸天之首是谁
大梵天尊二十诸天之首